专利摘要:
本發明提供著色組成物及偶氮化合物,其適用於黃色的噴墨記錄用印墨,給予耐光性、耐臭氧氣體性及耐濕性優異之圖像,更且可形成色調優異之圖像,而且可充分滿足印墨供給途徑的堵塞防止或保存安定性。該著色組成物係至少含有第1色材及第2色材的兩種色材之著色組成物,前述第1色材係下述通式(Y)所示的化合物,前述第2色材例如是下述化合物8,前述第2色材在組成物中的含量(質量%)相對於前述第1色材在組成物中的含量(質量%),以質量比率計為0.001以上1.0以下。□(通式(Y)中,M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陽離子,M為陽離子時表示Li+離子、Na+離子、K+離子或NH4+離子)。
公开号:TW201302738A
申请号:TW100149057
申请日:2011-12-28
公开日:2013-01-16
发明作者:Keiichi Tateishi;Yoshihiko Fujie;Yoichiro Takeshima
申请人:Fujifilm Corp;
IPC主号:C09D11-00
专利说明:
著色組成物及偶氮化合物
本發明關於著色組成物及偶氮化合物。
近年來,隨著電腦的普及,噴墨印表機不僅在辦公室而且在家庭中,廣利用於在紙、薄膜、布等上印字。
於噴墨記錄方法中,有藉由壓電元件施加壓力而吐出液滴的方式、藉由熱使在印墨中產生氣泡而吐出液滴的方式、使用超音波的方式、或藉由靜電力來吸引吐出液滴之方式。作為此等噴墨記錄用印墨,使用水性印墨、油性印墨或固體(熔融型)印墨。於此等印墨之中,從製造、操作性、臭氣、安全性等之點來看,水性印墨係成為主流。
對於此等噴墨記錄用印墨中所用的著色劑,要求在溶劑中的溶解性高,可高濃度記錄,色相良好,對光、熱、空氣、水或藥品的堅牢性優異,對受像材料的固定性良好而不易滲出,作為印墨的保存性優異,無毒性,純度高,更且可便宜地取得。然而,尋求以高水準滿足此等要求的著色劑係極困難。
於圖像保存性之中,尤其為了提高圖像的耐光性,以往有多數的提案。例如有提案於青色、洋紅及黃色的各印墨之中,尤其圖像的耐光性低之黃色印墨中,可提高圖像的耐光性而且可形成顯色性優異的圖像之色材(參照專利文獻1)。又,有提案藉由併用圖像的堅牢性優異之第1色材與和該色材不同構造的第2色材之印墨,而提高圖像的耐光性,形成色調優異的圖像,而且防止印墨供給途徑的堵塞或提高保存安定性之提案(參照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08390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9-293016號公報
然而,由本發明者們的檢討結果,得知即使使用如上述列舉的專利文獻中所記載的技術,也有以下的問題。
近年來,對於印墨的長期儲存保存性之要求係特別高,使用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含有色材所成的印墨時,可知印墨的長期儲存安定性與噴墨記錄圖像的高濕下之濃度變化的並存係為問題。又,對於專利文獻2中記載的技術,本發明者們進行檢討,結果可確認具有與第一著色劑類似的構造之第二著色劑,係取決於其對應的化學構造式種類或量,會有使噴墨圖像保存性(光堅牢性、臭氧氣體堅牢性、高濕度保存性、耐熱性)顯著變差的情況。
再者,於印墨中,來自色材等之製造中無法去除而殘留的物質等之雜質,或自印墨匣或構成印墨供給途徑的構件溶出至印墨中的被視為雜質者會存在。另一方面,如專利文獻2以提高噴墨印墨的特性(例如液物性調整、圖像保存性向上)為目的,在印墨中併用著色劑的構造類似體與添加劑之方法係一般已知的。混入印墨中的上述物質,由於會成為印墨供給途徑之堵塞或印墨供給特性更且印墨保存安定性的降低之主要原因,特別地在近年來視為必要的高畫質記錄之進行上,從可靠性之觀點來看,係應該解決的問題。然而,一般地去除如此的物質係困難,或即使可能去除,也非常花費成本,過度的精製行程之追加係妨礙將便宜的商品供應給使用者,於實用化時成為重大的問題。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著色組成物及偶氮化合物,其適用於黃色的印墨組成物或噴墨記錄用印墨,給予耐光性、耐臭氧氣體性及耐濕性優異之圖像,更且可形成色調優異之圖像,而且可充分滿足印墨供給途徑的堵塞防止或保存安定性。
上述目的係藉由以下的本發明來達成。
[1]一種著色組成物,其係至少含有第1色材及第2色材的兩種色材之著色組成物,前述第1色材係下述通式(Y)所示的化合物,前述第2色材係由下述群A中選出的至少一種化合物,前述第2色材在組成物中的含量(質量%)相對於前述第1色材在組成物中的含量(質量%),以質量比率計為0.001以上1.0以下;通式(Y)
(通式(Y)中,M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陽離子,M為陽離子時表示Li+離子、Na+離子、K+離子或NH4 +離子)。
(群A中,M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陽離子,M為陽離子時表示Li+離子、Na+離子、K+離子或NH4 +離子)。
[2]如[1]記載之著色組成物,其中由前述群A中選出的化合物係由1、2、3及8中選出的至少一種。
[3]如[1]記載之著色組成物,其中於前述通式(Y)所示的化合物中,M的主成分為K+離子,於由群A所選出的化合物中,M的主成分為K+離子。
[4]如[1]記載之著色組成物,其中前述通式(Y)所示的化合物及由群A所選出的化合物中之M皆是K+離子。
[5]如[1]記載之著色組成物,其中以著色組成物全質量為基準,前述第1色材的含量(質量%)為1質量%以上15質量%以下。
[6]如[1]記載之著色組成物,其中以著色組成物全質量為基準,前述第1色材的含量(質量%)為8質量%以上12質量%以下。
[7]如[1]記載之著色組成物,其中前述第2色材在著色組成物中的含量(質量%)相對於前述第1色材在著色組成物中的含量(質量%),以質量比率計為0.001以上0.2以下。
[8]如[1]~[7]中任一項記載之著色組成物,其中以著色組成物全質量為基準,前述第2色材的含量(質量%)為0.01質量%以上1.1質量%以下。
[9]一種下述式(Y-1)所示的化合物。
式(Y-1)
依照本發明,可提供適用於黃色的著色組成物及該著色組成物的新穎偶氮化合物,其給予保存性優異的圖像(尤其耐光性、耐臭氧氣體性、耐濕性),更且可形成色調優異圖像,而且可充分滿足印墨供給途徑的堵塞防止或保存安定性。[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舉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形態,詳細說明。
再者,於本發明中,當化合物為鹽時,於著色組成物及使用其的印墨中,鹽係解離成離子而存在,但方便上以「含有鹽」表現。式(Y-1)所示的化合物係新穎的偶氮化合物,通式(Y)所示的化合物及式(Y-1)所示的化合物係適用於本發明的著色組成物。又,於以下的記載中,第1色材之通式(Y)所示的化合物及式(Y-1)所示的化合物各自亦省略記載為「通式(Y)的化合物」及「式(Y-1)的化合物」。又,第2色材之由群A中選出的至少一種化合物亦省略記載為「群A的化合物」。
本發明者們鑒於上述習知技術的問題,對於黃色印墨所用的色材,認為必須進行詳細的檢討。
如前述,於作為噴墨記錄用印墨所廣用的黃色、洋紅及青色的各印墨中,黃色印墨尤其有所形成的圖像之耐光性差的傾向。因此,本發明者們對於黃色印墨所用的色材,進行各式各樣的檢討。結果,特別著眼於上述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下述通式(Y)的化合物,及其中特別是下述式(Y-1)的化合物,係耐光性及顯色性優異。
再者,本發明者們,調製僅含有通式(Y)的化合物當作色材的著色組成物及使用其的印墨,進行使用該印墨所形成的各種圖像、印墨供給途徑的堵塞或保存安定性之檢討。結果達成以下的結論,使用僅含有通式(Y)的化合物當作色材的著色組成物而得之噴墨記錄用印墨,雖然具有某一定以上的性能,但尤其在噴墨記錄用印墨的儲存安定性中,係尚未充分滿足近年的高要求。特別地,於噴墨記錄裝置搭載有該印墨的狀態下,若不使用噴墨記錄裝置而長期間放置,則噴墨記錄裝置會發生吐出性之降低或印墨的保存安定性之降低。
對於此等現象,本發明者們詳細地檢討,結果於噴墨記錄裝置搭載通式(Y)的化合物之含量多的印墨之狀態下,不使用噴墨記錄裝置而長期間放置後,觀察記錄頭時,在噴嘴內部有異物產生。對於此異物進行檢討,結果得知為來自著色劑的結晶析出者。若使用如此發生異物的記錄頭,可知因異物而吐出性降低,或因異物而印墨的保存安定性降低。
即,關於使用含有通式(Y)的化合物之印墨所形成之圖像,使優異的圖像保存性與色再現範圍,更且滿足印墨供給途徑的堵塞防止或保存安定性之全部的性能並存者,在以往的技術中係不充分。更具體地,同時滿足下述3個性能的印墨之提供,係以往的技術中無法充分達成者。即,欲以可滿足近年來要求的高水準之程度來提高使用含有上述特定色材的印墨之印畫物的圖像堅牢性,而且將併用該印墨與青色或洋紅的印墨所形成的圖像之紅色的色再現範圍擴大,更且滿足印墨供給途徑的堵塞防止或保存安定性。
本發明者們為了解決使用通式(Y)的化合物時所產生的上述技術問題,進行檢討而達成本發明。即,於本發明中,藉由以特定的質量比率含有第1色材之下述通式(Y)所示的化合物、與第2色材之由下述群A中選出的至少一種化合物之著色組成物及印墨,謀求上述技術問題的解決。
通式(Y)
(通式(Y)中,M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陽離子,M為陽離子時表示Li+離子、Na+離子、K+離子或NH4 +離子)。
群A:
(群A中,M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陽離子,M為陽離子時表示Li+離子、Na+離子、K+離子或NH4 +離子)。
於本發明中,特別地作為第1色材,使用下述式(Y-1)所示的化合物,而且作為第2色材,較佳為上述群A中的化合物1、2、3、5、6或8,尤佳為1、2、3、6或8,更佳為使用1、2、3或8。
如上述,藉由將著色組成物中所用色材與具有特定構造的化合物組合,以特定的質量比率在著色組成物中含有此等色材,而特別顯著地得到本發明的效果(印墨的儲存安定性、印墨的著色力、印畫物的圖像堅牢性)。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的著色組成物。 <著色組成物>
本發明的著色組成物係可用於噴墨記錄用印墨。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中構成該著色組成物及噴墨記錄用印墨(以下亦有僅稱印墨者)的成分或印墨的物性等。 (色材) [第1色材:通式(Y)所示的化合物及式(Y-1)所示的化合物]
本發明的著色組成物及使用其的印墨,係具有儲存安定性、噴墨記錄圖像的著色性及噴墨記錄圖像的保存安定性優異之特徵,必須含有下述通式(Y)的化合物當作第1色材。
通式(Y)
(通式(Y)中,M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陽離子,M為陽離子時表示Li+離子、Na+離子、K+離子或NH4 +離子)。
M表示氫原子、Li+離子、Na+離子、K+離子或NH4 +離子,較佳為Na+離子、K+離子或NH4 +離子,更佳為Na+離子、K+離子,其中最佳為K+離子。於通式(Y)所示的染料中,較佳至少1個M為K+離子,更佳M的主成分之相對(counter)陽離子為K+離子,更佳全部的M為K+離子。
通式(Y)所示的染料亦可為複數種類的M存在之混合鹽的狀態。當為混合鹽時,於印墨中所含有之全部式(Y)所示的染料所具有的M中,以莫耳分率計較佳50~100%、更佳80~100%、特佳90~100%的M為K+離子。作為K+離子以外的M,較佳為Na+離子、NH4 +離子,更佳為Na+離子。
又,最佳為不是混合鹽、著色組成物中所含有的全部之式(Y)所示的染料之M為K+離子。由於全部的M為K+離子,於溶解於水溶液或印墨溶液中的分子分散狀態中,可得到容易抑制由於在離子性親水性基的羧基或其鹽(-CO2M)進行解離而離子化成-CO2 -與M+的狀態下陽離子種進行交換,而形成對於水溶液或印墨溶液而言溶解性更低的鹽之狀態,以著色劑的鹽之狀態進行析出之效果。
於上述通式(Y)的化合物之中,特佳為使用下述式(Y-1)的化合物。
再者,本案亦關於下述式(Y-1)所示的化合物。
式(Y-1)
通式(Y)及式(Y-1)所示的染料係可藉由一般的合成法來合成,例如可與日本特開2004-083903的[0066]及[0067]之記載的方法同樣地合成。 [群A]
本發明的著色組成物,除了作為第1色材使用的上述所說明的前述通式(Y)的化合物或前述式(Y-1)的化合物,還必須含有第2色材,其具有著色組成物的儲存安定性、印墨的著色性、印畫物的圖像堅牢性優異之特徵。於本發明中,作為第2色材,使用由下述群A中選出的至少一種化合物。於由下述群A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化合物之中,特佳為使用群A中的化合物1、2、3、5、6或8,尤佳為使用1、2、3、6或8,更佳為使用1、2、3或8。
於本發明中,作為第2色材,由群A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化合物係可為單獨或組合複數而使用。於本發明中,作為第2色材,較佳為組合1、2、3、5、6與8而使用,尤佳為組合1、2、3、6與8而使用,更佳為組合1、2、3與8而使用。
又,由下述群A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化合物,係藉由與前述通式(Y)的化合物組合使用,而發揮相乘效果,可得到如以下的效果。即,藉由含有此等的色材,不僅可成為具有高著色力的黃色著色組成物,而且更可給予耐光性優異的圖像,還可充分滿足印墨供給途徑的堵塞防止或保存安定性。以下,說明此等的通式。
群A:
(群A中,M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陽離子,M為陽離子時表示Li+離子、Na+離子、K+離子或NH4 +離子)。
由群A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化合物中之M,表示氫原子、Li+離子、Na+離子、K+離子或NH4 +離子,較佳為Na+離子、K+離子、NH4 +離子,更佳為Na+離子、K+離子,特佳為K+離子。於由群A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化合物中,相對陽離子M的主成分較佳為K+離子,更佳全部的M為K+離子。
由群A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化合物亦可為複數種類的M存在之混合鹽的狀態。當為混合鹽時,於著色組成物中所含有的由群A所選出的化合物所具有的M中,以莫耳分率計較佳50~100%、更佳80~100%、尤佳90~100%的M為K+離子。作為K+離子以外的M,較佳為Na+離子、NH4 +離子,更佳為Na+離子。
又,特佳為不是混合鹽、著色組成物中所含有的全部之由群A所選出的化合物之M為K+。由於全部的M為K+離子,於溶解於水溶液或印墨溶液中的分子分散狀態中,可得到容易抑制由於在離子性親水性基的羧基或其鹽(-CO2M)進行解離而離子化成-CO2 -與M+的狀態下陽離子種進行交換,而形成對於水溶液或印墨溶液而言溶解性更低的鹽之狀態,以著色劑的鹽之狀態進行析出之效果。
由群A所選出的化合物係可藉由一般的合成法來合成,例如可藉由將日本特開2004-083903公報中記載的重氮成分及偶合成分變更,以各種組合,與通式(Y)或式(Y-1)同樣地合成。
於本發明的通式(Y)所示的化合物中,相對陽離子M的主成分為K+離子,於由群A所選出的化合物中,相對陽離子M的主成分亦較佳為K+離子。此處,所謂相對陽離子M的主成分,就是意味全部相對陽離子M中,佔80%以上的離子,較佳為佔90%以上的離子。
此係因為通式(Y)所示的化合物及由群A所選出的化合物之離子性親水性基之相對陽離子M的主成分若為K+離子,則著色組成物中的溶解性變高,可抑制鹽的形成‧析出而大幅提高著色組成物的儲存安定性。
又,通式(Y)所示的化合物及由群A所選出的化合物中之M更佳為皆是K+離子。藉此,可大幅提高著色組成物的儲存安定性。 [色材的驗證方法]
本發明所用的色材是否含有於著色組成物中之驗證,係可採用使用液體層析質量分析(LC-MS)的下述(1)~(3)之驗證方法。
(1)波峰的保持時間
(2)與(1)的波峰有關之最大吸收波長
(3)與(1)的波峰有關之質譜的m/z(posi)、m/z(nega)
液體層析質量分析的分析條件係如以下所示。將經純水稀釋約1,000倍的液體(印墨)當作測定用樣品。而且,於下述的條件下進行藉由液體層析質量分析的分析,測定波峰的保持時間(retention time)及Mass實測值波峰。 <液體層析質量分析(LC-MS)測定條件>
‧裝置:Agilent 1100(AGILENT科技公司製)
‧管柱:YMC AM-312內徑6.0mm×長度150mm(YMC公司製)
。溶析液:A液超純水+0.1%醋酸、0.2%三乙胺
B液甲醇+0.1%醋酸、0.2%三乙胺
。移動相及梯度條件:(表1)
表1中、B.Conc.表示B液的濃度。
又,質譜的分析條件係如以下所示。對於所得之波峰,於下述的條件下測定質譜,對於posi、nega分別測定最強檢測到的m/z。
‧裝置:Applied BiosystemsTM QSTAR pulseri(LIFE科技公司製)
‧離子化法:ESI(posi)
‧毛細管電壓:3.5kV
‧脫溶劑氣體:300℃
‧離子源溫度:120℃
‧檢測法:TOF-MS
‧檢測範圍:120~1500
於上述方法及條件下,對作為各自的色材之代表例的第1色材化合物(Y-1)、第2色材之群A中的化合物1~8(M=K+)進行測定。結果,表2中顯示所得之保持時間、Mass實測值{m/z(posi)}。對於著色組成物及印墨,於與上述同樣的方法及條件下進行測定,相當於表2中所示的值時,可判斷相當於本發明中所用的化合物。
再者,M例如可藉由離子層析的測定來驗證。
離子層析測定條件:
裝置:個人離子分析器PIA-1000(島津製作所製)
管柱:陽離子分析用半微管柱Shim-pack IC-C3(S)(內徑2mm×長度100mm)
移動相:2.5mM草酸水溶液
管柱溫度:35℃
流速:0.2mL/分鐘
[色材的含量]
著色組成物中的第1色材的含量(質量%),以著色組成物全質量為基準,較佳為1質量%以上15質量%以下。又,第1色材的含量(質量%),以著色組成物全質量為基準,亦較佳為8質量%以上12質量%以下。
本發明的著色組成物係作為印墨原料,可成為以高濃度含有著色劑的濃稠水溶液。從染料的經時安定性、操作容易性(黏度)之點來看,濃稠水溶液的著色劑濃度較佳為15質量%以下,更佳為12質量%以下,從染料的經時安定性之提高或輸送成本的抑制之觀點來看,較佳為8質量%以上的濃度。
又,本發明的著色組成物亦可成為印墨組成物或噴墨用印墨。從印墨黏度或印畫物的濃度之點來看,噴墨用印墨的著色劑濃度較佳為1~12質量%,更佳為2~8質量%,特佳為3~6質量%。
著色組成物中的第2色材[由群A中選出的至少一種化合物]之含量,較佳為如以下。即,第2色材的含量(質量%),以著色組成物全質量為基準,較佳為0.001質量%以上2.0質量%以下,尤佳為0.005質量%以上1.5質量%以下,更佳為0.01質量%以上1.1質量%以下,特佳為0.05質量%以上0.8質量%以下。
再者,此時的第2色材的含量,更佳為與其他色材之關聯如下述。單獨使用由群A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化合物中之任一者時,其含量,或併用由此等中選出的2種以上時為其合計含量,較佳為以各自滿足上述範圍的方式來構成。藉由使第1色材及/或第2色材的含量成為上述的範圍,不僅可滿足圖像的耐光性與色調,而且亦可滿足保存安定性或記錄耐久性等使用著色組成物的印墨的可靠性之點。
群A中的化合物1,以著色組成物全質量為基準,較佳為含有0.001~1.0質量%,更佳為含有0.01~1.0質量%。
群A中的化合物2,以著色組成物全質量為基準,較佳為含有0.003~3.0質量%,更佳為含有0.1~3.0質量%。
群A中的化合物3,以著色組成物全質量為基準,較佳為含有0.001~1.0質量%,更佳為含有0.01~1.0質量%。
群A中的化合物4,以著色組成物全質量為基準,較佳為含有0.0~0.5質量%。
群A中的化合物5,以著色組成物全質量為基準,較佳為含有0.0~0.5質量%。
群A中的化合物6,以著色組成物全質量為基準,較佳為含有0.0~0.5質量%。
群A中的化合物7,以著色組成物全質量為基準,較佳為含有0.0~0.5質量%。
群A中的化合物8,以著色組成物全質量為基準,較佳為含有0.002~2.0質量%,更佳為含有0.05~2.0質量%。
以著色組成物全質量為基準,第2色材的含量(質量%)相對於第1色材的含量(質量%),以質量比率計必須為(第2色材/第1色材)=0.001以上1.0以下。
再者,於本發明中,第2色材的含量(質量%)相對於第1色材的含量(質量%),以質量比率計較佳為(第2色材/第1色材)=0.001以上0.3以下。藉由使色材的含量之質量比率成為上述範圍而構成,可形成高水準的耐光性之圖像,其遠高於由第1色材所具有的溶解性‧耐光性與第2色材所具有的溶解性‧耐光性之組合所預測的性能。又,可得到更好的色調之圖像。第2色材的含量(質量%)相對於第1色材的含量(質量%),以質量比率計尤佳為(第2色材/第1色材)=0.001以上0.2以下,更佳為0.01以上0.2以下,尤更佳為0.02以上0.12以下。藉由使色材的含量之質量比率成為此範圍,於上述含量的質量比率中,亦可形成具有特別高水準的耐光性之圖像。再者,可得到特佳的色調之圖像,而且亦可充分滿足作為印墨的可靠性。
質量比率若為0.001以上,則印墨溶液的保存安定性提升,若為1.0以下,則著色組成物的水溶液安定性優異。藉由使色材的含量之質量比率成為上述範圍而構成,可達成高水準的印墨液儲存安定性‧印畫物之圖像堅牢性,其高於由第1色材所具有的溶解性‧圖像堅牢性與第2色材所具有的溶解性‧圖像堅牢性之組合所預測的性能。又,得到良好的色調之圖像,亦可滿足作為印墨的可靠性。
藉由以特定的質量比率使用第1色材與第2色材,而發揮相乘效果,可使高於預測的印墨之儲存安定性賦予與印畫物的圖像堅牢化並存的理由,本發明者們係如以下地推測。第1色材由於原本在水性介質中有溶解性低的傾向,故若將使用含此等化合物的著色組成物之印墨賦予記錄媒體,則其後立刻快速地發生色材的締合或凝聚。締合或凝聚係有使形成有圖像的記錄媒體上之色材的堅牢性提高之傾向。然而另一方面,過度的締合或凝聚會降低在水溶液及印墨溶液中的溶解性。相對於此,茲認為藉由使第1色材與第2色材共存,在記錄媒體上,第1色材形成與耐光性有關的最合適締合或凝聚之狀態,因此提高圖像的耐光性。
又,藉由以特定的質量比率使用第1色材與第2色材,而發揮相乘效果,達成使用著色組成物的印墨之可靠性的理由,本發明者們係如以下地推測。如上述,於印墨中,茲認為自印墨匣或構成印墨供給途徑的構件所溶出之雜質,其混入會成為印墨供給途徑的堵塞或印墨供給特性的降低、印墨保存安定性降低的原因。本發明者們檢討的結果,認為藉由使與第一色材構造類似的第二色材共存於印墨中,不會降低印墨的著色力,可抑制第一色材的結晶化,可大幅提高印墨的儲存安定性。即,關於僅使用第1色材當作色材而難以達成的印墨之可靠性,可藉由併用第2色材,而得到超出預料的效果,達成充分的可靠性。
又,著色組成物中的第1色材與第2色材之含量的合計(質量%),以著色組成物全質量為基準,較佳為1.00質量%以上12.00質量%以下,特佳為3.00質量%以上8.0質量%以下。含量的合計若為1.00質量%以上,則充分得到耐光性及顯色性,含量的合計若為12.00質量%以下,則印墨中沒有不溶物的析出等,噴墨吐出特性優異。
再者,當本發明的著色組成物為噴墨記錄用印墨的黃色印墨時,黃色印墨的較佳色調係意味以下二個。即,僅用黃色印墨所形成的圖像係意味不帶有紅色調或綠色調。此外,使用黃色印墨所形成的2次色之圖像,即形成紅或綠的圖像時,意味具有色調,其不會大幅損失紅及綠任一者的色再現範圍的。 [噴墨記錄用印墨]
其次,說明使用本發明的著色組成物之噴墨記錄用印墨。
噴墨記錄用印墨(以下有時僅稱「印墨」)係可藉由使本發明的色材1及色材2溶解及/或分散於親油性介質或水性介質中而製作。較佳為使用水性介質的印墨。於不損害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視需要亦可含有其他添加劑。作為其他添加劑,例如可舉出乾燥防止劑(濕潤劑)、褪色防止劑、乳化安定劑、滲透促進劑、紫外線吸收劑、防腐劑、防黴劑、pH調整劑、表面張力調整劑、消泡劑、黏度調整劑、分散劑、分散安定劑、防鏽劑、螯合劑等眾所周知的添加劑。於水溶性印墨時,此等各種添加劑係直接添加於印墨液中。以分散物的形式使用油溶性染料時,一般於染料分散物的調製後添加於分散物中,但亦可在調製時添加於油相或水相中。
以在噴墨記錄方式所用的噴嘴之印墨噴射口,防止該噴墨用印墨乾燥所致的堵塞為目的,乾燥防止劑係適用。
作為乾燥防止劑,較佳為蒸氣壓比水低的水溶性有機溶劑。作為具體例,可舉出以乙二醇、丙二醇、二乙二醇、聚乙二醇、硫二甘醇、二硫二甘醇、2-甲基-1,3-丙二醇、1,2,6-己三醇、乙炔二醇衍生物、甘油、三羥甲基丙烷等為代表的多元醇類,乙二醇單甲基(或乙基)醚、二乙二醇單甲基(或乙基)醚、三乙二醇單乙基(或丁基)醚等的多元醇之低級烷基醚類、2-吡咯啶酮、N-甲基-2-吡咯啶酮、1,3-二甲基-2-咪唑啶酮、N-乙基啉等的雜環類、環丁碸、二甲亞碸、3-環丁烯碸等的含硫化合物、二丙酮醇、二乙醇胺等的多官能化合物、尿素衍生物。於此等之中,更佳為甘油、二乙二醇等的多元醇。又,上述乾燥防止劑係可單獨使用或併用2種以上。此等乾燥防止劑較佳為在印墨中含有10~50質量%。
以使噴墨用印墨更良好地滲透紙為目的,滲透促進劑係適用。作為滲透促進劑,可使用乙醇、異丙醇、丁醇,二(三)乙二醇單丁醚、1,2-己二醇等的醇類或月桂基硫酸鈉、油酸鈉或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等。此等只要在印墨中含有5~30質量%,則通常具有充分的效果,較佳為以不發生印字的滲色、紙貫穿(印穿)的添加量之範圍使用。
紫外線吸收劑係以提高圖像的保存性為目的而使用。作為紫外線吸收劑,亦可使用日本特開昭58-185677號公報、同61-190537號公報、日本特開平2-782號公報、同5-197075號公報、同9-34057號公報等中記載的苯并三唑系化合物、日本特開昭46-2784號公報、日本特開平5-194483號公報、美國專利第3214463號說明書等中記載的二苯基酮系化合物、日本特公昭48-30492號公報、同56-21141號公報、日本特開平10-88106號公報等中記載的桂皮酸系化合物、日本特開平4-298503號公報、同8-53427號公報、同8-239368號公報、同10-182621號公報、日本特表平8-501291號公報等中記載的三系化合物、Research Disclosure No.24239號中記載的化合物或茋系、苯并唑系化合物所代表的吸收紫外線而發出螢光的化合物之所謂的螢光增白劑。
褪色防止劑係以提高圖像的保存性為目的而使用。作為前述褪色防止劑,可使用各種的有機系及金屬錯合物系的褪色防止劑。作為有機的褪色防止劑,有氫醌類、烷氧基酚類、二烷氧基酚類、酚類、苯胺類、胺類、二氫茚類、二氫苯并哌喃類、烷氧基苯胺類、雜環類等,作為金屬錯合物,有鎳錯合物、鋅錯合物等。更具體地,可使用Research Disclosure No.17643的第VII之I至J項、同No.15162、同No.18716的650頁左欄、同No.36544的527頁、同No.307105的872頁、同No.15162中引用的日本發明專利中記載的化合物或日本特開昭62-215272號公報的127頁~137頁中記載的代表化合物之通式及化合物例中所含有的化合物。
作為防黴劑,可舉出脫氫醋酸鈉、苯甲酸鈉、鈉吡啶硫代-1-氧化物、對羥基苯甲酸乙酯、1,2-苯并異噻唑啉-3-酮及其鹽等。此等在印墨中較佳為使用0.02~1.00質量%。
作為pH調整劑,可使用鹽酸、硫酸或磷酸等的無機酸、醋酸或苯甲酸等的有機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的氫氧化物、氯化銨等的鹵化物、硫酸鈉等的硫酸鹽、碳酸鉀、碳酸氫鉀、碳酸氫鈉等的碳酸鹽、磷酸氫鈉、磷酸二氫鈉等的磷酸鹽、醋酸銨或苯甲酸鈉等的有機酸鹽、三丁胺或三乙醇胺等的各種有機胺。特別地,從噴墨用印墨的吐出安定性及保存安定性之觀點來看,較佳為具有緩衝作用的pH調整劑,較佳為使用碳酸氫鉀、碳酸鉀,更佳為碳酸氫鉀、碳酸鉀。藉由使用具有緩衝作用的pH調整劑,可抑制噴墨用印墨液的pH之經時變動,可避免印墨液的pH下降所致的印墨液之黏度上升而造成的印墨之吐出不良、或pH上升所致的染料之經時分解等的不良狀況。
又,經由pH調整劑的添加而得之印墨的pH,較佳為pH6~10,更佳為pH7~10。藉由使印墨液的pH成為此範圍,印墨的保存安定性變良好。
另外,此pH調整劑係不僅噴墨用,而且以抑制pH的經時變動為目的,亦適合使用在本發明的著色組成物中。
作為表面張力調整劑,可舉出非離子、陽離子或陰離子界面活性劑。再者,本發明的噴墨用印墨之表面張力較佳為25~70mN/m,更佳為25~60mN/m。又,本發明的噴墨記錄用印墨之黏度較佳為30mPa‧s以下。再者,更佳為調整至20mPa‧s以下。作為界面活性劑之例,較佳為脂肪酸鹽、烷基硫酸酯鹽、烷基苯磺酸鹽、烷基萘磺酸鹽、二烷基磺基琥珀酸鹽、烷基磷酸酯鹽、萘磺酸福馬林縮合物、聚氧化乙烯烷基硫酸酯鹽等的陰離子系界面活性劑,或聚氧化乙烯烷基醚、聚氧化乙烯烷基烯丙基醚、聚氧化乙烯脂肪酸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聚氧化乙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聚氧化乙烯烷基胺、甘油脂肪酸酯、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嵌段共聚物等的非離子系界面活性劑。又,亦較宜使用乙炔系聚氧化乙烯氧化物界面活性劑的SURFYNOLS(Air Products & Chemicals公司)。又,亦較佳為如N,N-二甲基-N-烷基胺氧化物的胺氧化物型之兩性界面活性劑等。再者,亦可使用日本特開昭59-157,636號的第(37)~(38)頁、Research Disclosure No.308119(1989年)記載之作為界面活性劑所列舉者。
作為消泡劑,視需要亦可使用氟系、聚矽氧系化合物或以EDTA為代表的螯合劑等。
使本發明的色材1及色材2分散於水性介質時,較佳為如日本特開平11-286637號、日本特願平2000-78491號、同2000-80259號、同2000-62370號等的各公報中記載,使含有色素與油溶性聚合物的著色微粒子分散於水性介質中,如日本特願平2000-78454號、同2000-78491號、同2000-203856號、同2000-203857號的各說明書中,使已溶解在高沸點有機溶劑中的本發明的化合物分散於水性介質中。使本發明的化合物分散於水性介質時的具體方法、所使用的油溶性聚合物、高沸點有機溶劑、添加劑及彼等的使用量,係可較宜地使用上述日本發明專利公報等中記載者。或者,亦可使本發明的化合物直接以固體分散成微粒子狀態。分散時,可使用分散劑或界面活性劑。作為分散裝置,可使用簡單的攪拌棒或葉輪攪拌方式、線內攪拌方式、研磨機方式(例如膠體磨機、球磨機、砂磨機、立式球磨機、輥磨機、攪拌磨機等)、超音波方式、高壓乳化分散方式(高壓均質機;具體的市售裝置為高林均質機、微流化床、DeBEE2000等)。關於上述噴墨記錄用印墨的調製方法,除了在前述的日本發明專利,還在日本特開平5-148436號、同5-295312號、同7-97541號、同7-82515號、同7-118584號、日本特開平11-286637號、日本特願2000-87539號的各公報中詳細記載,亦可利用於本發明的噴墨記錄用印墨之調製。
水性介質係以水為主成分,按照所欲,可使用加有水混合性有機溶劑的混合物。於前述水混合性有機溶劑之例中,包含醇(例如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丁醇、異丁醇、第二丁醇、第三丁醇、戊二醇、己二醇、環己二醇、苯甲醇)、多元醇類(例如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聚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戊二醇、甘油、己三醇、硫二甘醇)、二醇衍生物(例如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醚、乙二醇單丁醚、二乙二醇單甲醚、二乙二醇單丁醚、丙二醇單甲醚、丙二醇單丁醚、二丙二醇單甲醚、三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二乙酸酯、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三乙二醇單甲醚、三乙二醇單乙醚、乙二醇單苯醚)、胺(例如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N-乙基二乙醇胺、啉、N-乙基啉、乙二胺、二伸乙三胺、三伸乙四胺、聚乙烯亞胺、四甲基丙二胺)及其他極性溶劑(例如甲醯胺、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二甲亞碸、環丁碸、2-吡咯啶酮、N-甲基-2-吡咯啶酮、N-乙烯基-2-吡咯啶酮、2-唑啶酮、1,3-二甲基-2-咪唑啶酮、乙腈、丙酮)。再者,前述水混合性有機溶劑亦可併用二種類以上。
於本發明的印墨100質量份中,較佳為含有0.1質量份以上20質量份以下的本發明之色材1及色材2。又,於本發明的噴墨用印墨中,與本發明的化合物一起,亦可併用其他色素。併用2種類以上的色素時,色素的含量之合計較佳係成為前述範圍。
本發明的印墨係黏度較佳為40cp以下。又,其表面張力較佳為20mN/m以上70mN/m以下。黏度及表面張力係可藉由添加各種的添加劑,例如黏度調整劑、表面張力調整劑、比電阻調整劑、皮膜調整劑、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褪色防止劑、防黴劑、防鏽劑、分散劑及界面活性劑而調整。
本發明的印墨不僅可用於單色的圖像形成,而且可用於彩色的圖像形成。為了形成彩色圖像,可使用洋紅色調印墨、青色色調印墨及黃色色調印墨,而且為了調整色調,可更使用黑色色調印墨。
作為可適用的黃色染料,可使用任意者。例如具有作為偶合成分(以下稱為偶合劑成分)的如苯酚類、萘酚類、苯胺類、吡唑哢或吡啶酮等的雜環類、開鏈型活性亞甲基化合物類等之芳基或雜偶氮染料;例如具有作為偶合劑成分的開鏈型活性亞甲基化合物類等之甲亞胺染料;例如亞苄基染料或單次甲基氧雜菁染料等的次甲基染料;例如萘醌染料、蒽醌染料等的醌系染料等,作為此以外的染料種類,可舉出喹酞酮染料、硝基‧亞硝基染料、吖啶染料、吖啶酮染料等。
作為可適用的洋紅染料,可使用任意者。例如可舉出具有作為偶合劑成分的苯酚類、萘酚類、苯胺類之芳基或雜偶氮染料;例如具有作為偶合劑成分的吡唑哢類、吡唑并三唑類等的甲亞胺染料;例如亞芳基染料、苯乙烯基染料、部花青染料、花青染料、氧雜菁染料等的次甲基染料;二苯基甲烷染料、三苯基甲烷染料、二苯并哌喃染料等的碳鎓染料,例如萘醌、蒽醌、蒽吡啶酮等的醌染料,例如二染料等的縮合多環染料等。
作為可適用的青色染料,可使用任意者。例如可舉出具有作為偶合劑成分的苯酚類、萘酚類、苯胺類之芳基或雜偶氮染料;例如具有作為偶合劑成分的如苯酚類、萘酚類、吡咯并三唑之雜環類等的甲亞胺染料;如花青染料、氧雜菁染料、部花青染料等的聚次甲基染料;如二苯基甲烷染料、三苯基甲烷染料、二苯并哌喃染料等的碳陽離子染料;酞花青染料;蒽醌染料;靛藍‧硫靛藍染料等。
前述各染料亦可為在解離發色團的一部分才呈現黃色、洋紅、青色的各色者,該情況的相對陽離子係可為如鹼金屬或銨的無機陽離子,也可為如吡啶鎓、四級銨鹽的有機陽離子,更且可為在部分構造具有彼等的聚合物陽離子。作為可適用的黑色材,除了雙偶氮、三偶氮、四偶氮染料,還可舉出碳黑的分散體。 [噴墨記錄方法]
本發明的噴墨記錄方法係對前述印墨給予能量,在眾所周知的受像材料上,即在普通紙、樹脂塗覆紙上,例如在日本特開平8-169172號公報、同8-27693號公報、同2-276670號公報、同7-276789號公報、同9-323475號公報、日本特開昭62-238783號公報、日本特開平10-153989號公報、同10-217473號公報、同10-235995號公報、同10-337947號公報、同10-217597號公報、同10-337947號公報等中記載的噴墨專用紙、薄膜、電子照相共用紙、布帛、玻璃、金屬、陶磁器等上形成圖像。
形成圖像時,以賦予光澤性或耐水性或改善耐候性為目的,亦可併用聚合物微粒子分散物(亦稱為聚合物乳膠)。將聚合物乳膠給予受像材料的時期,可在給予著色劑之前或之後,而且也可同時,因此添加的場所係可為受像紙中或印墨中,或亦可作為聚合物乳膠單獨的液狀物使用。具體地,可較佳地使用日本特願2000-363090號、同2000-315231號、同2000-354380號、同2000-343944號、同2000-268952號、同2000-299465號、同2000-297365號等各說明書中記載的方法。
以下,說明使用本發明的印墨進行噴墨印刷時所用的記錄紙及記錄薄膜。記錄紙及記錄薄膜的支持體係由LBKP、NBKP等的化學紙漿、GP、PGW、RMP、TMP、CTMP、CMP、CGP等的機械紙漿、DIP等的廢紙紙漿等所構成,視需要可混合習知的顏料、黏結劑、上漿劑、固定劑、陽離子劑、紙力增強劑等的添加劑,可使用以長網造紙機、圓網造紙機等的各種裝置所製造者等。除了此等支持體,亦可為合成紙、塑膠薄膜片中的任一者,支持體宜為厚度10~250μm、坪量10~250g/m2
於支持體上,可直接設置印墨受容層及背塗層,亦可在藉由澱粉、聚乙烯醇等設置漿壓層或增黏塗層後,設置印墨受容層及背塗層。再者,於支持體上,可藉由機器軋延、TG軋延、軟軋延等的軋延裝置進行平坦化處理。作為本發明中的支持體,更佳為使用兩面經聚烯烴(例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丁烯及彼等的共聚物)所層壓的紙及塑膠薄膜。於聚烯烴中,較佳為添加白色顏料(例如氧化鈦、氧化鋅)或附色調的染料(例如、鈷藍、群青、氧化銣)。
於支持體上所設置的印墨受容層中,含有顏料或水性黏結劑。作為顏料,較佳為白色顏料,作為白色顏料,可舉出碳酸鈣、高嶺土、滑石、黏土、矽藻土、合成非晶質矽石、矽酸鋁、矽酸鎂、矽酸鈣、氫氧化鋁、氧化鋁、鋅鋇白、沸石、硫酸鋇、硫酸鈣、二氧化鈦、硫化鋅、碳酸鋅等的白色無機顏料、苯乙烯系顏料、丙烯酸系顏料、尿素樹脂、三聚氰胺樹脂等的有機顏料等。作為印墨受容層中所含有的白色顏料,較佳為多孔性無機顏料,特佳為細孔面積大的合成非晶質矽石等。合成非晶質矽石係可使用藉由乾式製造法所得之無水矽酸及藉由濕式製造法所得之含水矽酸中的任一者,特佳為使用含水矽酸。
作為印墨受容層中所含有的水性黏結劑,可舉出聚乙烯醇、矽烷醇改性聚乙烯醇、澱粉、陽離子化澱粉、酪蛋白、明膠、羧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聚乙烯吡咯啶酮、聚環氧烷、聚環氧烷衍生物等的水溶性高分子、苯乙烯丁二烯乳膠、丙烯酸乳液等的水分散性高分子等。此等水性黏結劑係可為單獨或併用2種以上而使用。於本發明的此等之中,從對顏料的附著性、印墨受容層的耐剝離性之點來看,特佳為聚乙烯醇、矽烷醇改性聚乙烯醇。印墨受容層除了含有顏料及水性結著劑,還可含有媒染劑、耐水化劑、耐光性向上劑、界面活性劑、其他添加劑。
加於印墨受容層中的媒染劑較佳為經不動化。因此,較宜使用聚合物媒染劑。關於聚合物媒染劑,在日本特開昭48-28325號、同54-74430號、同54-124726號、同55-22766號、同55-142339號、同60-23850號、同60-23851號、同60-23852號、同60-23853號、同60-57836號、同60-60643號、同60-118834號、同60-122940號、同60-122941號、同60-122942號、同60-235134號、日本特開平1-161236號的各公報、美國專利2484430號、同2548564號、同3148061號、同3309690號、同4115124號、同4124386號、同4193800號、同4273853號、同4282305號、同4450224號的各說明書中有記載。特佳為含有日本特開平1-161236號公報的212~215頁中記載的聚合物媒染劑之受像材料。若使用同公報記載的聚合物媒染劑,則得到優異畫質的圖像,而且改善圖像的耐光性。
耐水化劑係有效於圖像的耐水化,作為此等耐水化劑,特佳為陽離子樹脂。作為如此的陽離子樹脂,可舉出聚醯胺聚胺環氧氯丙烷、聚乙烯亞胺、聚胺碸、二甲基二烯丙基銨氯化物聚合物、陽離子聚丙烯醯胺、膠態矽石等,於此等陽離子樹脂之中,特佳為聚醯胺聚胺環氧氯丙烷。此等陽離子樹脂的含量,相對於印墨受容層的全部固體成分而言,較佳為1~15質量%,特佳為3~10質量%。
作為耐光性改良劑,可舉出硫酸鋅、氧化鋅、受阻胺系抗氧化劑、二苯基酮系或苯并三唑系的紫外線吸收劑等。於此等之中,特佳為硫酸鋅。
界面活性劑係具有塗佈助劑、剝離性改良劑、滑性改良劑或抗靜電劑的機能。關於界面活性劑,在日本特開昭62-173463號、同62-183457號的各公報中有記載。代替界面活性劑,亦可使用有機氟化合物。有機氟化合物較佳為疏水性。於有機氟化合物之例中,包含氟系界面活性劑、油狀氟系化合物(例如氟油)及固體狀氟化合物樹脂(例如四氟乙烯樹脂)。關於有機氟化合物,在日本特公昭57-9053號(第8~17欄)、日本特開昭61-20994號、同62-135826號的各公報中有記載。作為其他加於印墨受容層中的添加劑,可舉出顏料分散劑、增黏劑、消泡劑、染料、螢光增白劑、防腐劑、pH調整劑、消光劑、硬膜劑等。再者,印墨受容層係可為1層或2層。
於記錄紙及記錄薄膜上,亦可設置背塗層,作為可加於此層中的成分,可舉出白色顏料、水性黏結劑、其他成分。作為背塗層中所含有的白色顏料,例如可舉出輕質碳酸鈣、重質碳酸鈣、高嶺土、滑石、硫酸鈣、硫酸鋇、二氧化鈦、氧化鋅、硫化鋅、碳酸鋅、緞光白、矽酸鋁、矽藻土、矽酸鈣、矽酸鎂、合成非晶質矽石、膠態矽石、膠態氧化鋁、假勃姆石、氫氧化鋁、氧化鋁、鋅鋇白、沸石、水化埃洛石、碳酸鎂、氫氧化鎂等的白色無機顏料、苯乙烯系塑膠顏料、丙烯酸系塑膠顏料,聚乙烯、微膠囊、尿素樹脂、三聚氰胺樹脂等的有機顏料等。
作為背塗層中所含有的水性黏結劑,可舉出苯乙烯/馬來酸鹽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鹽共聚物、聚乙烯醇、矽烷醇改性聚乙烯醇、澱粉、陽離子化澱粉、酪蛋白、明膠、羧甲基纖維素、羥基乙基纖維素、聚乙烯基吡咯啶酮等的水溶性高分子、苯乙烯丁二烯乳膠、丙烯酸乳液等的水分散性高分子等。作為背塗層中所含有的其他成分,可舉出消泡劑、抑泡劑、染料、螢光增白劑、防腐劑、耐水化劑等。
於噴墨記錄紙及記錄薄膜的構成層(包含背塗層)中,亦可添加聚合物乳膠。聚合物乳膠係以如尺寸安定化、捲曲防止、黏著防止、膜的裂紋防止的膜物性改良為目的而使用。關於聚合物乳膠,在特開昭62-245258號、同62-136648號、同62-110066號的各公報中有記載。若將玻璃轉移溫度低的(40℃以下的)聚合物乳膠加到含有媒染劑的層中,則可防止層的裂紋或捲曲。又,將玻璃轉移溫度高的聚合物乳膠加到背塗層中,也可防止捲曲。
本發明的印墨係在噴墨的記錄方式沒有限制,可使用於眾所周知的方式,例如利用靜電引誘力來吐出印墨的電荷控制方式,利用壓電元件的振動壓力之按需求滴下方式(壓力脈衝方式),將電訊號改變成聲束,對印墨照射,利用輻射壓力將印墨吐出之音聲噴墨方式,及將印墨加熱以形成氣泡,利用所產生的壓力之熱噴墨方式等。於噴墨記錄方式中,包含將稱為光墨的濃度低之印墨以小的體積多數地射出之方式,使用實質上相同的色相但濃度不同的複數之印墨來改良畫質之方式,或使用無色透明的印墨之方式。 [實施例] (合成例)
以下,於實施例中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染料混合物之合成法,惟本發明完全不受此等實施例所限定。
本發明的式(Y-1)所示的染料例如係可由下述合成途徑來衍生。
於以下的實施例中,λmax係吸收極大波長,εmax意味吸收極大波長中的莫耳吸光係數。又,僅記載%者係表示質量%。
(合成例1)
於450mL的DMF(N,N-二甲基甲醯胺)與24.75g的1,2-二氯乙烷中,在室溫下添加76.5g化合物(a)(2-胺基-5-巰基-1,3,4-噻二吖唑(和光純藥工業(股)製/型錄號碼019-11125)),添加79.5g碳酸鉀後,升溫至70℃為止,在同溫度下攪拌30分鐘。接著,費10分鐘將80℃的溫水375mL滴下至上述反應液中,冷卻至內溫25℃為止。過濾分離所析出的結晶,以250mL的離子交換水,接著以150mL的甲醇洗淨後,在70℃下一夜乾燥而得到65.1g化合物(b)。 (合成例2)
使181.2g胺基間苯二甲酸((和光純藥工業(股)製/型錄號碼322-26175))(A)懸浮於1000ml的離子交換水中後,添加257mL的濃鹽酸,在冰浴中保持5℃。於其中滴下69.7g亞硝酸鈉的116ml水溶液(反應液A)。於25℃的內溫下攪拌378.1g亞硫酸鈉的1300ml水溶液,於其中注入上述反應液A。於此狀態下攪拌30分鐘後,將內溫加熱至30℃為止,攪拌60分鐘。於此反應液中添加500mL的鹽酸,立刻升溫至內溫50℃為止(反應液B)。於此狀態下攪拌90分鐘後,將125.2g三甲基乙醯基乙腈(東京化成(股)製/型錄號碼P1112)與100mL的異丙醇加到上述反應液B中後,將內溫升溫至93℃為止,攪拌240分鐘。冷卻至室溫為止後,抽吸過濾所析出的結晶(C),以1500mL的離子交換水,接著以1000mL的異丙醇來洗淨結晶後,進行乾燥。單離收率223.5g。收率73.7%。 (合成例3)
於100mL的甲磺酸、120mL的醋酸、180mL的丙酸中,在室溫下添加29.2g化合物(b),將內溫升溫至45℃為止以成為均勻溶液後,冷卻至內溫0℃為止。接著,一邊保持0~10℃的內溫,一邊將14.7g NaNO2與27mL的離子交換水之溶液滴下至上述均勻溶液中,於5℃的內溫下攪拌15分鐘,以調製重氮鎓鹽。於由60.6g合成例2所作成的偶合劑成分(C)、600mL的甲醇、600mL的乙二醇所預先作成的溶液中,以保持0~10℃的內溫之速度滴下上述重氮鎓鹽溶液。接著,於25℃的內溫下攪拌30分鐘。過濾所析出的結晶,以250mL的甲醇洗淨後,將粗結晶分散於650mL的水中,然後於80℃的內溫下攪拌30分鐘後,冷卻至室溫為止,進行過濾,以300mL的水洗淨後,在60℃下一夜乾燥,而得到64.47g色素(D)。 (合成例4)
於預先調製的16.5g KOH(錠劑)與414.9mL的離子交換水之溶液中,在20~30℃的內溫下添加46.1g上述合成例3所作成的色素(D)及使溶解。
接著,於25℃的內溫下,將40.0g醋酸鉀與200mL甲醇之溶液滴下至上述色素水溶液中,繼續在同溫下攪拌10分鐘。然後,滴下2488mL的IPA(異丙醇)以造鹽,於同溫度下攪拌30分鐘後,進行過濾,以500mL的IPA洗淨,在70℃下一夜乾燥,而得到44g式(Y-1)所示的水溶性染料的粗結晶。 (合成例5)
於78.3mL的離子交換水中,在室溫下溶解8.7g式(Y-1)所示的水溶性染料之粗結晶後,使用0.1N鹽酸,將水溶液的pH值調整至8.5,以0.2μm的薄膜過濾器進行過濾後,於25℃的內溫下在濾液中滴下391.5mL的IPA。過濾所析出的結晶,以100mL的IPA洗淨後,在80℃下一夜乾燥,而得到7.8g式(Y-1)所示的水溶性染料之精結晶。{λmax:428nm(H2O),εmax:4.20×104} (合成例6)
除了將合成例4的KOH變更為NaOH,將醋酸鉀變更為醋酸鈉以外,進行與合成例4及合成例5同樣的操作,而得到7.7g水溶性染料(Y-2:通式(Y)中的M=Na+)的精結晶。 (合成例7)
除了將合成例4的KOH變更為LiOH,將醋酸鉀變更為醋酸鋰以外,進行與合成例4及合成例5同樣的操作,而得到7.4g水溶性染料(Y-3:通式(Y)中的M=Li+)的精結晶。 (合成例8)
除了將合成例4的KOH變更為NH4OH,將醋酸鉀變更為醋酸銨以外,進行與合成例4及合成例5同樣的操作,而得到7.3g水溶性染料(Y-4:通式(Y)中的M=NH4 +)的精結晶。 [實施例1~40、比較例1~14] <印墨之調製>
使用上述合成例5~8所得之色材1的化合物(Y-1)~(Y-4)及色材2的群A中之1~8以及C.I.直接黃132(不相當於色材2),如下述地各自調製印墨。首先,將下述表3~10中所示的各成分各自混合,充分攪拌。然後,藉由孔徑0.2μm的過濾器進行加壓過濾,以調製實施例及比較例的著色組成物,而成為印墨組成物。又,將印墨中之第2色材的含量(質量%)相對於印墨中之第1色材的含量(質量%)之質量比率([由群A中選出的至少一種化合物之含量]/[通式(Y)或式(Y-1)的化合物之含量])當作「色材2/色材1」,顯示於下述表3~10中。
再者,亦調製在表3~10所示的印墨組成物中加有pH調整劑的印墨組成物。下述表12中顯示pH調整劑添加前的印墨組成(以實施例號碼來記載)、所用的pH調整劑及濃度。
而且於表3~10中,各成分的數值表示以印墨組成物的質量為100%時的各成分之質量%,再者表示水量的「殘留」係表示與水以外的成分之合計成為100%的量。
表3 印墨組成 單位(%)
表4 印墨組成 單位(%)
表5 印墨組成 單位(%)
表6 印墨組成 單位(%)
表7 印墨組成 單位(%)
表8 印墨組成 單位(%)
表9 印墨組成 單位(%)
表10 印墨組成 單位(%)
<評價> (1)耐光性
將實施例1~40及比較例1~14的各印墨分別搭載於利用熱能的噴墨記錄裝置(商品名:PIXUS iP8600;CANON製)。記錄條件係溫度23℃、相對濕度55%、記錄密度2,400dpi×1,200dpi、吐出量2.5pL。
在記錄媒體(商品名:CANON相片用紙 光澤PRO[白金級]PT-101;CANON製)上形成記錄負荷為50%的圖像,將圖像在溫度23℃、相對濕度55%下自然乾燥24小時。對於如此所得之記錄物的圖像部分,測定光學濃度(當作「試驗前的光學濃度」)。再者,使用Super Xenon試驗機(商品名:SX-75;SUGA試驗機製),在照射強度100千勒克司、槽內溫度24℃、相對濕度60%下,將此記錄物暴露72小時。然後,對於記錄物的圖像部分,測定光學濃度(當作「試驗後的光學濃度」)。而且,光學濃度係使用分光光度計(Spectorolino;Gretag Macbeth製),在光源:D50、視野:2°的條件下測定。自所得之試驗前的光學濃度及試驗後的光學濃度之各值,根據下式來算出光學濃度的殘存率,進行耐光性的評價。耐光性的基準係如以下。表11中顯示評價結果。於本發明中,將下述評價基準的AA、A當作可容許的水準,將B及C當作無法容許的水準。
AA:光學濃度的殘存率為90%以上。
A:光學濃度的殘存率為80%以上且低於90%。
B:光學濃度的殘存率為70%以上且低於80%。
C:光學濃度的殘存率低於70%。 (2)色調
將實施例1~40及比較例1~14的各印墨分別搭載於利用熱能的噴墨記錄裝置(商品名:PIXUS iP8600;CANON製)。記錄條件係溫度23℃、相對濕度55%、記錄密度2,400dpi×1,200dpi、吐出量2.5pL。而且,於與上述同樣的記錄媒體上,形成記錄負荷為60%的圖像,將圖像在溫度23℃、相對濕度55%下自然乾燥24小時。對於如此所得之記錄物的圖像部分,使用分光光度計(Spectorolino;Gretag Macbeth製)來測定色相角,進行色調的評價。色調的評價基準係如以下。表11中顯示評價結果。於本發明中,將下述評價基準的AA、A及B當作可容許的水準,將C當作無法容許的水準。
AA:色相角為88°以上90°以下。
A:色相角為85°以上且低於88°,或大於90°且92°以下。
B:色相角為83°以上且低於85°,或大於92°且94°以下。
C:色相角低於83°或大於94°。 (3)印墨之保存安定性
將實施例1~40及比較例1~14的各印墨分別填充於噴墨記錄裝置(商品名:PIXUS iP8600;CANON製)用的印墨匣,以印墨匣內的印墨不蒸發的方式,封閉印墨供給口。將此印墨匣置入密閉容器中,於溫度60℃的恒溫槽中保存3個月。然後,自恒溫槽中取出印墨匣,安裝於上述噴墨記錄裝置的頭匣。而且,以露出頭匣的吐出口之狀態下,在溫度35℃、相對濕度10%下保持2星期。然後,將頭匣安裝於與上述同樣的噴墨記錄裝置,進行指定次數的吸引,確認恢復性,而進行印墨的保存安定性之評價。所謂的吸引,就是指在前述噴墨記錄裝置(商品名:PIXUS iP8600;CANON製)所具備的機能之一個,為「印刷頭的清潔」。保存安定性的評價基準係如以下。表11中顯示評價結果。於本發明中,將下述評價基準的AA、A當作可容許的水準,將B及C當作無法容許的水準。
AA:以4次以下的吸引將全部的吐出口恢復到可無問題地吐出之狀態。
A:以5次的吸引將全部的吐出口恢復到可無問題地吐出之狀態。
B:以6次的吸引將全部的吐出口恢復到可無問題地吐出之狀態。
C:即使進行7次以上的吸引,也為無法吐出的吐出口。 (4)記錄耐久性
將實施例1~40及比較例1~14的印墨分別搭載於利用熱能量的噴墨記錄裝置(商品名:BJ F890;CANON製)之黃色印墨的位置。而且,在A4大小的記錄媒體(商品名:Office Planner:CANON製)的全面上,記錄記錄負荷為100%的圖像,進行記錄耐久性的評價。記錄耐久性的評價基準係如以下。表11中顯示評價結果。於本發明中,將下述評價基準的AA、A當作可容許的水準,將B及C當作無法容許的水準。
AA:即使進行20,000張的記錄,也沒有發生滑移或擦痕。
A:進行15,000張~19,999張的記錄,則發生微小滑移所造成的若干擦痕。
B:進行10,000張~14,999張的記錄,則發生微小滑移所造成的若干擦痕。
C:於至10,000張的記錄之前,發生滑移或發生因斷線而造成不吐出。 (5)印墨之pH安定性
使用pH計(HM-30G(東亞DKK股份有限公司製),電極:複合電極GST-5721C,溫度:25℃),分別測定實施例1~35之印墨的pH。於pH的測定後,進行(3)中所示的保存安定性試驗,於試驗後再度進行pH的測定。
又,對於在實施例1~35之印墨中加有表12記載的pH調整劑之實施例41~61之印墨,亦進行同樣的測定。於本發明中,將下述的評價基準的AA、A及B當作可容許的水準,將C當作無法容許的水準。
AA:試驗前後的pH差低於0.10
A:試驗前後的pH差為0.10以上且低於0.15
B:試驗前後的pH差為0.15以上且低於0.20
C:試驗前後的pH差為0.20以上
表11:評價結果
表11(續):評價結果
表12:評價結果
再者,實施例8~17、實施例25~28及實施例36~40之印墨,係印墨的保存安定性與記錄耐久性之評價皆A等級,但實施例1~7、實施例18~24及實施例29~35之印墨,由於離子性親水基中的相對陽離子為K+離子單獨系,可確認優異。
又,實施例1~18及實施例25~40之印墨,係記錄圖像的耐光性之評價皆A等級,但實施例19~24之印墨,由於印墨中的第1色材之含量(質量%)高,可確認耐光性的程度優異。
還有,實施例33~40之印墨,係記錄圖像的色調之評價皆A等級,但實施例1~32之印墨,由於印墨中的第2色材之含量(質量%)低,故色調的程度優異。
於實施例1~35之印墨中加有pH調整劑的實施例41~61之印墨,係pH安定性皆成為AA等級或A等級,與未添加pH調整劑的實施例1~35之印墨比較下,可確認pH安定性升高。
由表11、表12的結果可知,使用本發明的著色組成物(噴墨記錄用印墨)之系統係噴墨記錄圖像的耐光性、色調、印墨的保存安定性、印墨的記錄耐久性、印墨的pH安定性優異。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的著色組成物及偶氮化合物係給予保存性優異之圖像(尤其耐光性、耐臭氧氣體性、耐濕性),更且可形成色調優異之圖像,而且可充分滿足印墨供給途徑的堵塞防止或保存安定性。
已詳細地參照特定的實施態樣來說明本發明,惟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與範圍下,可加以各式各樣的變更或修正,此為本業者所可明知。
本申請案係以2010年12月28日申請的日本發明專利申請案(特願2010-294320)及2011年6月27日申請的日本發明專利申請案(特願2011-142323)為基礎者,其內容在此當作參照而併入。
权利要求:
Claims (9)
[1] 一種著色組成物,其係至少含有第1色材及第2色材的兩種色材之著色組成物,該第1色材係下述通式(Y)所示的化合物,該第2色材係由下述群A中選出的至少一種化合物,該第2色材在組成物中的含量(質量%)相對於該第1色材在組成物中的含量(質量%),以質量比率計為0.001以上1.0以下;通式(Y) (通式(Y)中,M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陽離子,M為陽離子時表示Li+離子、Na+離子、K+離子或NH4 +離子); (群A中,M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陽離子,M為陽離子時表示Li+離子、Na+離子、K+離子或NH4 +離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著色組成物,其中由該群A中選出的化合物係由1、2、3及8中選出的至少一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著色組成物,其中於該通式(Y)所示的化合物中,M的主成分為K+離子,於由群A所選出的化合物中,M的主成分為K+離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著色組成物,其中該通式(Y)所示的化合物及由群A所選出的化合物中之M皆是K+離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著色組成物,其中以著色組成物全質量為基準,該第1色材的含量(質量%)為1質量%以上15質量%以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著色組成物,其中以著色組成物全質量為基準,該第1色材的含量(質量%)為8質量%以上12質量%以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著色組成物,其中該第2色材在著色組成物中的含量(質量%)相對於該第1色材在著色組成物中的含量(質量%),以質量比率計為0.001以上0.2以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之著色組成物,其中以著色組成物全質量為基準,該第2色材的含量(質量%)為0.01質量%以上1.1質量%以下。
[9] 一種下述式(Y-1)所示的化合物,式(Y-1)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520957B|2016-02-11|著色組成物及偶氮化合物
JP4095807B2|2008-06-04|アゾ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30584B2|2011-02-09|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
JP4686151B2|2011-05-18|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20150240096A1|2015-08-27|Coloring composition, ink for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for inkjet recording, inkjet printer cartridge, and inkjet recording material
JP4397551B2|2010-01-13|着色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並びに、オゾンガス堅牢性改良方法
CN103917607B|2016-01-20|着色组合物及喷墨记录用油墨
JP2002309116A|2002-10-23|アゾ化合物、着色組成物、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4484387B2|2010-06-16|フタロシアニン化合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9528014B2|2016-12-27|Coloring composition, ink for inkjet recording using the coloring composition, method for inkjet recording using the ink for inkjet recording, ink cartridge, and inkjet recording material
JP3909805B2|2007-04-25|フタロシアニン系色素を含む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及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3041160A|2003-02-13|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789503B2|2015-10-07|フタロシアニン染料、着色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フタロシアニン化合物
JP4116498B2|2008-07-09|画像形成方法
JP2012149220A|2012-08-09|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2149216A|2012-08-09|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637938B2|2014-12-10|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2149221A|2012-08-09|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2149219A|2012-08-09|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9001708A|2009-01-08|マゼンタ色素、その製造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マゼンタ色素の色相改良方法
JP2012149213A|2012-08-09|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2149214A|2012-08-09|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2149217A|2012-08-09|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2149218A|2012-08-09|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4098121A|2014-05-29|着色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物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CN103282444B|2014-10-29|
EP2660293A1|2013-11-06|
CA2823236A1|2012-07-05|
US20130284064A1|2013-10-31|
TWI520957B|2016-02-11|
US8623101B2|2014-01-07|
EP2660293B1|2018-04-04|
CN103282444A|2013-09-04|
JP2012149212A|2012-08-09|
JP5850654B2|2016-02-03|
CA2823236C|2016-08-23|
EP2660293A4|2016-07-13|
WO2012090826A1|2012-07-05|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US2548564A|1946-12-31|1951-04-10|Eastman Kodak Co|Photographic silver halide element with mordanted dye layer|
US2484430A|1946-12-31|1949-10-11|Eastman Kodak Co|Quaternary salts of polyvinyl pyridine and polyvinyl quinoline|
US3214463A|1960-05-12|1965-10-26|Du Pont|Uv-absorbing sulfonated benzophenone derivatives|
BE607372A|1960-08-22||||
US3309690A|1966-05-19|1967-03-14|Melville M Moffitt|Helmet with detecting circuit mounted thereon for indicating approach to an energized powerline|
JPS5512586B1|1971-03-11|1980-04-02|||
JPS4830492A|1971-08-19|1973-04-21|||
JPS5125407B2|1971-08-20|1976-07-30|||
JPS5529418B2|1973-10-24|1980-08-04|||
US4115124A|1974-09-06|1978-09-19|Eastman Kodak Company|Method of immobilizing optical brighteners|
US4193800A|1977-10-24|1980-03-18|Konishiroku Photo Industry Co., Ltd.|Photographic dye mordant|
JPS5724537B2|1977-10-24|1982-05-25|||
JPS5931696B2|1978-03-20|1984-08-03|Konishiroku Photo Ind||
JPS5931699B2|1978-08-08|1984-08-03|Konishiroku Photo Ind||
US4282305A|1979-01-15|1981-08-04|Eastman Kodak Company|Receiving elements for image transfer film units|
US4273853A|1979-03-30|1981-06-16|Eastman Kodak Company|Metal complexes of copolymers comprising vinylimidazole and their use in photographic elements|
JPS55142339A|1979-04-23|1980-11-06|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Photographic element|
JPS6049901B2|1979-07-30|1985-11-05|Sharp Kk||
JPS579053A|1980-06-18|1982-01-18|Mitsubishi Electric Corp|Cathode ray tube|
JPH0549716B2|1982-04-22|1993-07-27|Konishiroku Photo Ind||
JPS59157636A|1983-02-25|1984-09-07|Fuji Photo Film Co Ltd|Color image forming method|
US4450224A|1983-07-06|1984-05-22|Eastman Kodak Company|Polymeric mordants|
JPS6023851A|1983-07-19|1985-02-06|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Photographing element|
JPS6023852A|1983-07-19|1985-02-06|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Photographic element|
JPS6023853A|1983-07-19|1985-02-06|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Photographic element|
JPS6023850A|1983-07-20|1985-02-06|Fuji Photo Film Co Ltd|Novel electron transferring agent and color photographic sensitive material containing it|
JPH0554110B2|1983-09-09|1993-08-11|Fuji Photo Film Co Ltd||
JPS6060643A|1983-09-13|1985-04-08|Fuji Photo Film Co Ltd|Photographic element|
JPH032289B2|1983-11-30|1991-01-14|Fuji Photo Film Co Ltd||
JPH032290B2|1983-12-08|1991-01-14|Fuji Photo Film Co Ltd||
JPS60122942A|1983-12-08|1985-07-01|Fuji Photo Film Co Ltd|Photographic element|
JPS60122940A|1983-12-08|1985-07-01|Fuji Photo Film Co Ltd|Photographic element|
JPH0417418B2|1984-05-08|1992-03-25|Fuji Photo Film Co Ltd||
JPS6120994A|1984-07-10|1986-01-29|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Karaoke practicing apparatus|
US4587346A|1985-01-22|1986-05-06|Ciba-Geigy Corporation|Liquid 2--2H-benzotriazole mixtures, stabilized compositions and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liquid mixtures|
JPS62110066A|1985-11-07|1987-05-21|Aisin Seiki Co Ltd|Transmission|
JPS62135826A|1985-12-09|1987-06-18|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Heat developable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JPH0535856B2|1985-12-11|1993-05-27|Konishiroku Photo Ind||
JPS62173463A|1986-01-28|1987-07-30|Fuji Photo Film Co Ltd|Image forming method|
JPS62183457A|1986-02-07|1987-08-11|Fuji Photo Film Co Ltd|Image forming method|
JPS62215272A|1986-02-17|1987-09-21|Fuji Photo Film Co Ltd|Color image forming method|
JPH0331594B2|1986-04-10|1991-05-07|Nitto Boseki Co Ltd||
JPS62245258A|1986-04-18|1987-10-26|Fuji Photo Film Co Ltd|Image forming method|
JPH01161236A|1987-12-17|1989-06-23|Fuji Photo Film Co Ltd|Image forming method|
EP0323408B1|1987-12-28|1994-04-06|Ciba-Geigy Ag|Neue 2--benztriazol-derivate|
JPH072430B2|1988-12-16|1995-01-18|旭硝子株式会社|記録用シート|
DE59107294D1|1990-05-10|1996-03-07|Ciba Geigy Ag|Strahlenhärtbare lichtstabilisierte Zusammensetzungen|
EP0521823B1|1991-07-03|1996-01-17|Ciba-Geigy Ag|Phenylthiophenylketone|
US5298380A|1991-09-05|1994-03-29|Ciba-Geigy Corporation|Photographic material which contains a UV absober|
JP3133428B2|1991-11-26|2001-02-05|キヤノン株式会社|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液、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H05295312A|1992-04-17|1993-11-09|Canon Inc|インク、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かかるインクを用いた機器|
EP0658156B1|1992-09-07|2002-10-09|Ciba SC Holding AG|Hydroxyphenyl-s-triazines|
JP3178200B2|1992-11-09|2001-06-18|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黒色再現性に優れた黒色インク組成物|
JP3102209B2|1993-06-25|2000-10-23|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H07118584A|1993-10-20|1995-05-09|Seiko Epson Corp|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
JPH07276789A|1994-04-05|1995-10-24|Fuji Photo Film Co Ltd|記録用シート|
JPH0827693A|1994-07-12|1996-01-30|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記録用紙及び塗工用原紙|
US5556973A|1994-07-27|1996-09-17|Ciba-Geigy Corporation|Red-shifted tris-aryl-s-triazines and compositions stabilized therewith|
AU703967B2|1994-10-10|1999-04-01|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Holding Inc.|Bisresorcinyltriazines|
JPH08169172A|1994-12-20|1996-07-02|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ート|
EP0750224A3|1995-06-19|1997-01-08|Eastman Kodak Company|2'-Hydroxyphenyl benzotriazole based UV absorbing polymers with particular substituents and photographic elements containing them|
JP3684674B2|1996-06-06|2005-08-17|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紙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
US5948605A|1996-08-16|1999-09-07|Eastman Kodak Company|Ultraviolet ray absorbing polymer latex compositions, method of making same, and imaging elements employing such particles|
JPH10217473A|1996-10-14|1998-08-18|Canon Inc|液体噴射記録ヘッ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GB2319523B|1996-11-20|2000-11-08|Ciba Sc Holding Ag|Hydroxyphenyltriazines|
JPH10153989A|1996-11-22|1998-06-09|Nec Home Electron Ltd|ドットクロック回路|
JPH10235995A|1996-12-26|1998-09-08|Fuji Photo Film Co Ltd|画像記録媒体および画像記録方法|
JPH10217597A|1997-02-10|1998-08-18|Fuji Photo Film Co Ltd|画像形成方法|
JPH10337947A|1997-06-04|1998-12-22|Fuji Photo Film Co Ltd|画像記録媒体|
DE19804123A1|1998-02-03|1999-08-05|Agfa Gevaert Ag|Inkjet-Tinte|
JP2000062370A|1998-08-17|2000-02-29|Kenji Yokoyama|シート保持具|
JP2000078454A|1998-09-01|2000-03-14|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監視用プリセット型ズームレンズ装置|
JP2000078491A|1998-09-02|2000-03-14|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書き換え方法及び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
JP2000080259A|1998-09-03|2000-03-21|Showa Denko Kk|脂肪族系ポリエステル組成物|
JP2000087539A|1998-09-09|2000-03-28|Yamaha Ribingutetsuku Kk|床ユニット及び床暖房装置|
JP2000203857A|1999-01-08|2000-07-25|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ガラススペ―サの製造方法|
JP2000203856A|1999-01-12|2000-07-25|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石英ガラス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15305B2|1999-03-16|2007-05-16|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084402B1|1999-04-14|2000-09-04|工業技術院長|AlTi系合金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及び耐摩耗性AlTi系合金硬質皮膜並びに同皮膜の形成方法|
JP2000299465A|1999-04-15|2000-10-24|Sony Corp|薄膜トランジス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と表示装置|
JP2000315231A|1999-04-30|2000-11-14|Sanpurasu:Kk|クレジットカード番号を使用したパスワード認証システム|
JP2000343944A|1999-06-03|2000-12-12|Fujio Amari|開閉、調光可能な乗用車用、防眩用半透明板|
JP3657818B2|1999-06-08|2005-06-08|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モータ制御装置|
US6923855B2|2002-08-06|2005-08-02|Fuji Photo Film Co., Ltd.|Ink, ink-jet-recording method and bis-azo compound|
JP4402917B2|2002-08-06|2010-01-20|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ビスアゾ化合物|
KR101170368B1|2003-10-02|2012-08-01|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잉크젯용 잉크, 잉크젯용 잉크셋 및 잉크젯 기록방법|
JP2005225979A|2004-02-13|2005-08-25|Fuji Photo Film Co Ltd|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5264085A|2004-03-22|2005-09-29|Fuji Photo Film Co Ltd|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7224276A|2006-01-24|2007-09-06|Fujifilm Corp|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および記録方法|
JP5602387B2|2008-05-02|2014-10-08|キヤノン株式会社|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記録ユニ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568222B2|2008-06-16|2014-08-06|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物|
JP2010100796A|2008-09-24|2010-05-06|Fujifilm Corp|顔料組成物、顔料分散物、着色組成物、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物|JP2012149220A|2010-12-28|2012-08-09|Fujifilm Corp|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2149221A|2010-12-28|2012-08-09|Fujifilm Corp|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2149216A|2010-12-28|2012-08-09|Fujifilm Corp|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757804B2|2011-02-28|2015-08-05|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物|
JP5835965B2|2011-02-28|2015-12-24|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6089042A|2014-11-05|2016-05-23|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インク組成物|
JP6477047B2|2015-03-06|2019-03-06|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インクセット|
法律状态:
2020-11-11|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JP2010294320||2010-12-28||
JP2011142323A|JP5850654B2|2010-12-28|2011-06-27|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
[返回顶部]